新闻中心

氢能助力北京冬奥会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以下简称“冬奥会”)在2月4日拉开帷幕,“绿色冬奥”是本届冬奥会的主题之一。冬奥会期间引入氢燃料电池汽车,手持火炬“飞扬”采用了氢作为唯一燃料。氢能将成为本届冬奥会绿色能源的主角之一,冬奥会也将成为我国氢能示范应用的重要场景,为我国氢能产业化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我国为落实申办冬奥会报告中提出的“北京冬奥会所产生的碳排放将全部实现中和”、“实行碳排放权交易等市场化的碳减排机制、建立北京冬奥会碳排放评估和管理机制、从生产源头减少碳排放”可持续性承诺,在赛事举办期间,用于赛事服务的客运车辆基本使用清洁能源,在各赛区推广新能源汽车,积极推动符合相关车型目录氢燃料车辆的示范应用;建设配套的充电设施和加氢站等,满足赛区新能源车辆运行需求;赛区物流配送及城市配送保障车辆应采用新能源汽车或者符合国六b排放标准的汽车。

赛事筹备期间,各氢能相关单位积极投入到氢能冬奥保供当中,相继为北京冬奥会提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氢能产品和服务,遵循北京冬奥会可持续性政策开展冬奥会相关活动,研发应用氢能新技术、新产品等,并积极支持参与北京冬奥组委可持续性相关工作。赛事举办期间,有11座制氢厂投入到氢能保供当中,不少于350辆氢气槽罐车来往于制氢厂与加氢站、赛事场馆之间,同时有不少于1284辆不同类型的燃料电池汽车投入到赛事服务当中。

各赛区都建立了完善的氢能保供基础设施。 北京赛区主要由中国石化燕山石化、北京环宇京辉京城气体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华北石化为北京赛区6个加氢站提供氢源。 张家口赛区在张家口市政府有关政府部门推动下,利用张家口丰富的风光资源,在赛事筹备期间建立5座可再生氢制氢厂,同时新建或改造8座加氢站为张家口滑雪赛事提供路网交通基础设施。 延庆赛区在赛事场地与北京市区主要高速路G6与S3801高速沿线分布建设5座加氢站,同时在三个赛区主要连通主干道G6高速旁新建冬奥会配套可再生氢制氢项目,利用交通主干G6高速同时为三个赛区提供低碳清洁的氢源。

 火炬一直以来都是历届奥运会的关键一环。在奥运历史上,奥运圣火的燃料经历了多次变革,最初为金属镁,后续使用过天然树脂、橄榄油等。近几届奥运会均使用了丙烷作为燃料,其主要成分为碳和氢,燃烧产物除水之外还有二氧化碳,会产生碳排放。为适应奥运火炬绿色环保、清洁的发展趋势以及科技奥运的发展方向,北京冬奥会火炬采用氢气作为唯一的燃料,采用高压储氢火炬,这是世界首套高压储氢火炬。此外,北京冬奥会主火炬在奥运历史上首次使用“微火”方式,充分体现了低碳环保的理念。 

北京冬奥会手持火炬“飞扬”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北京11所、101所等单位参与设计、测试和研制,解决了氢火焰可视性、复杂曲面适应性、大比例减压、氢安全利用、氢燃料储存等多个难题,让世界首套的高压储氢火炬具有了优秀的环境适应性能;火炬外壳采用了碳纤维材料,由中国石化上海石化组织研制,实现了“轻、固、美”特征,体现了外壳艺术性、内核技术性的特点。 


(来源:氢能联盟CHA(图文整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