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是一种二次能源,因为氢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所以需要通过特定的生产过程才能获取利用。氢能来源多样,不仅可以通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重整、生物质热裂解,或微生物发酵等途径制取,还可以来自焦化、氯碱、钢铁、冶金等工业副产气,也可以利用电解水制取。若与可再生能源发电结合,不仅实现全生命周期绿色清洁,更拓展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
氢的制取来源及主要工艺 ▼
目前已有多种制氢技术,以如下三种技术路线为主导:一是以煤和天然气为主的化石能源重整制氢;二是以焦炉煤气、氯碱尾气、丙烷脱氢为主的工业副产气制氢,三是电解水制氢。
煤是我国制氢的主要原料,虽然煤焦化副产的焦炉气也用于制氢,但煤气化制氢目前在国内氢气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煤气化制氢是先将煤炭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进而与水反应,得到以氢气和CO为主要成分的气态产品,然后经过脱硫净化,CO继续与水蒸气发生变换反应生成更多的氢气,最后经分离、提纯等过程而获得一定纯度的产品氢。煤气化制氢技术的工艺过程一般包括煤气化、煤气净化、CO变换以及氢气提纯等主要生产环节。
煤气化制氢工艺流程简图 ▼
煤制氢历史悠久、技术成熟,是制备合成氨、甲醇、液体燃料、天然气等多种产品的原料,广泛应用于煤化工、石化、钢铁等领域。几十年来,化工和化肥行业一直在使用这项技术生产氨 (尤其在中国)。全球约有130座煤炭气化厂在营,其中80%以上在中国。
煤矿航拍 ▼
煤制氢技术路线成熟高效,可大规模稳定制备,是当前成本最低的制氢方式。据IEA数据,煤气化制氢的成本中,资本支出约占50%,燃料需求占15%-20%,因此,煤的可用性和成本对煤制氢项目的可行性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根据中国氢能联盟测算,以技术成熟成本较低煤气化技术为例,每小时产能为54万方合成气的装置,在原料煤(6000大卡,含碳量80%以上)价格600元/吨的情况下,制取氢气成本约为8.85元/公斤。
煤制氢是国内目前成本最低的技术路线 ▼
煤制氢工艺二氧化碳排放量约是天然气制氢的4倍,需结合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实现减排。据IEA数据,在煤制氢生产中加入CCS预计将使资本支出和燃料成本分别增加5%和130%,中国氢能联盟计算在前述基础上增加CCS后煤制氢成本约增加至15.85元/公斤。
中国作为煤炭大国,煤炭资源丰富易得,并且已建立了大量煤炭开采基础设施。由于国内缺乏廉价的天然气源,配备CCS的煤制氢工艺很可能至少在中期是清洁制氢中最便宜的选择。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氢气产量有50%左右来自于天然气制氢,从我国未来10年内制氢的发展趋势来看,伴随氢能产业的加速发展,产业上下游同步发力,天然气制氢将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尤其是在我国逐步建成天然气管网后,天然气制氢将更加迅猛发展。 ......
天然气制氢技术在氯碱生产中发挥以下作用:1、解决氯碱生产过程中一系列不平衡问题。传统的氯碱生产中富余氯气问题十分严重,不仅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而且制约了氯碱企业高效高质量发展。利用天然气制氢所获得的氢气可以有效解决在氯碱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不平衡问题。......
世界能源结构正面临深刻调整,氢能已成为各国未来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20年“双碳”目标提出后,我国氢能产业热度持续攀升。不少业界专家学者认为,甲醇来源丰富,既可以来自传统化工行业,也可以通过可再生能源制备获得,且在存储运输方面可以完全复用目前的化石燃料的供应链,整体的社会建设成本更低。甲醇制氢是现阶段氢能产业发展的一个“新风口”。......
一、变压吸附制氢技术工艺原理。气体混合物的吸附分离是在固定吸附床中实现的。把一种或多种吸附剂充填在吸附床中,当含氢的混合气体在一定压力下进入吸附床后,由于气体组份存在吸附特性差异,不同的组份在吸附床的不同位置形成吸附富集区,最强吸附组份(CO2)富集于吸附床的人口端,最弱吸附组份(H2)富集于吸附床出口端,其余组份的富集区以吸附性强弱差异分布于吸附床中部,从而实现氢气的分离提纯。......